从欠债200万元到年收入40万元

2021-03-24 10:00:00

快速赚钱

  邳州邳城镇新山河村利用4年的时间,摘掉了省级经济单薄村的帽子,从欠债200万元到年收入40万元,村民居住情况从三间平房酿成两层小洋楼……这个村是如何做到的?

  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效益

  新山河村位于邳城镇最北边,以往由于耕地的束缚,年轻人打工出不去,老年人力有未逮,种植效率低,经济发展滞后,村团体账上常年零收入甚至欠债累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村支两委意识到,要想让土地增产增效,推广范围谋划与农业机械化种植是要害。

  “我们其时从老黎民手里以每亩地1000元的代价流转了500亩土地用于团体谋划水稻和小麦,利用大型机械操作,省时省力还省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效益,每年纯收入30万元。”新山河村党总支书记周元蛟先容说。

  靠山吃山。新山河村因地处艾山西南侧的山脚下,自从土地流转后,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则上山种起了果树。与种地相比,种植果树不仅轻松了许多,收入方面也越发可观。

  本年64岁的刘付林与老伴种植了3亩多杏树,他对记者说:“咱的杏口感甜、颜色好,拿到市场上卖求过于供,一年能卖六七千元,够我们平时开支的。”

  如今,新山河村艾山西坡已发展成熟500多亩果木基地,每年可动员当地300多户村民增收。而村里客岁在山坡上开垦的400亩桃园也已经挂果,这又为团体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山河村村主任周元振一边打理着桃树一边向记者先容:“现在主要是养树阶段,一棵桃树只能让它结三四颗果子,不能太多。等树长起来,进入盛果期,大概一亩地桃子的产量可以或许到达2500公斤左右。”

  靠水吃水。在新山河村内270亩龙凤鸭河的河面上,依次分列的光伏板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该光伏发电项目的招引落户,不仅给舒适的村庄添了一道风景,更是分分秒秒地为村子带来团体收益。“每发一千瓦时电就给我们村里提成一分钱,每年基本上有10万多元的固定收入。”周元振说。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有了经济基础,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也就越发有了底气。为了让村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村里实行了安居新计划,目前60套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全部建设完成。

  李北京一家是即将入住新小区的第一户村民。回忆起已往蜗居在老屋子里的韶光,他唏嘘不已:“家里统共六七口人,住在3间平房里,不敷住。现在新屋子已经装修差不多了,近期我们就可以搬进去了,心里特别兴奋。”

  细数村庄近几年的变化,李北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家乡情况的连续向好,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我们这新屋子就像小别墅,小区门口这条路直通村部,旁边就是村卫生室,另有一个小广场,十分方便。现在村庄情况变好了,居住条件也变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

  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暑热散去,原本平静的村庄热闹起来。随着路灯、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不停完善,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休闲韶光也越发多姿多彩。

  村民李井栋说:“从前这块地就是荒草地,没有人往这边来。通过整治,广场建好了、门路修睦了、路灯也装上了,到处亮堂堂,人气比从前旺多了,咱们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富厚。”

  从最初的村团体欠债200万元,到如今的团体年收入4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短短4年的时间,新山河村实现了脱贫摘帽,致富渠道也越走越宽阔。日趋向好的改变为村庄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下一步,我们把山上果木基地谋划好,同时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起来发展,让老黎民切实得到更多实惠,领导各人走好小康之路。”周元蛟表示。

(文章来源:徐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