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3-24 14:50:02
【民航事儿】每年的春节,都是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为了疫情防控大局,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但留在家乡的孩子,却更加思念远在他乡的父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华夏航空为了满足留在家乡的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团聚的愿望,开展了爱心公益活动——通过就业局筛选了一些孩子与父母分隔两地的家庭,向他们提供免费机票,帮助他们团圆。
3月19日,华夏航空带着来自毕节赫章县双坪乡拱桥村的陈顺芬、潘茂讯和潘茂元等一行4人乘坐华夏的通程航班从毕节出发,踏上了到义乌与母亲团聚的4天3晚公益之旅。
为了给家里挣钱父母不得不奔赴远方打工
和毕节众多家庭一样,潘兴福的家庭也呈现了一样的结构,潘兴福与妻子分隔两地,常年在外打工,父母两人在家务农,还有一个80岁的奶奶,自己的2个7岁女儿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潘兴福的父母没读过什么书,早年只能靠着种一些玉米,养两头猪,养一些家禽,种一些菜来获得一些收入将潘兴福等一家三口抚养成人,因为生活的压力与条件的艰苦,潘兴福也在15岁初中毕业以后就选择了前往城市打工。无独有偶,妻子陈雷也是16岁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至今已在外打工接近9年,从与陈雷的交流当中获知,他们周围的同龄人大都如此。
潘兴福在武汉工地上上班,妻子陈雷在义乌快递工厂上班,村长告诉记者,两个人一年的税后收入大概有10万元左右。家里母亲因为养猪,种菜,生活开销也并不是很大。每月老家里主要开销是小孩儿的上学费用和村里亲朋之间的送礼往来,每月大约花费1千多远。
经过一家人的奋斗,虽然常年在外,得益于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从物质条件来说,生活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前困苦的时代,潘兴福与妻子也表示,目前已经基本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孩子也能吃饱穿暖,面对家乡的发展和孩子,更多的是关于孩子未来的焦虑。
两个小孩儿是双胞胎,但是从照片上来看可以明显地看出姐姐比妹妹要成长的更好,因为繁重的农活,爷爷奶奶基本没有时间参与孩子的成长,父母也因为要挣钱,只能偶尔通过视频与孩子聊聊天。“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是最大的缺憾,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能力把孩子接到身边来,只能放在家里让父母带。”在我们询问孩子母亲是否有想过将孩子接到城市里一起生活时,陈雷如是说。
第一次坐飞机两位小朋友高兴坏了
奶奶陈顺芬和两个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在到机场的路上,两个小朋友充满了期待,一直在询问着飞机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能坐到飞机。
3月19日下午6点,小朋友拿到了登机牌,仔仔细细地看了登机牌上的内容,在听说没有机票就不能坐飞机后,小心翼翼的把机票保管了起来。
登机后,两位小朋友难掩心中的好奇,频频起身望向窗外。当天晚上9点,飞机顺利到达义乌,机组与小朋友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并与小朋友和奶奶合影留念。
而孩子的母亲已经早早地等在了到达口。见到父母,两个小朋友朝着父母飞奔而去,这一幕,让在场的工作人员眼眶湿润了。
本次公益活动,华夏航空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往返机票,还提供了留守儿童家庭团聚后欢乐的行程安排。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华夏航空工作人员带着陈雷一家前往了横店影视城游玩,在横店影视城,孩子们
第一次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秦王宫,第一次体验了特色4D表演—帝国江山以及英雄比剑,第一次参观了清明上河图,第一次观看了特色的表演《汴梁一梦》。
陈雷表示,那些电视剧中的场景自己现在能带着孩子和母亲亲临现场体验和观看,还拍摄了特色的全家福,非常感谢华夏航空提供的这次机会。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陈雷一家在经历了短暂的周末相逢后,却不得不再次面临分别,妈妈要留在当地打工,孩子要回到家乡上学。
3月21日,两位孩子登上了华夏航空衢州-毕节的通程航班,结束了此次团聚之行。
华夏航空组织的本次团聚公益行活动,意在让更多留在农村的孩子能够走出去,去看一看父母为之奉献的城市,去体验世界,扩大认知,提升孩子的视野。
据了解,未来华夏航空还将在全国的航点城市同步开展该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