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温暖了几代人的冬天

2021-03-29 10:00:00

赚钱

不在新疆的小伙伴,只能在厚实的棉被里感受到新疆长绒棉的柔软和温暖。

只有看过新疆棉花田的人,才知道这成片的白茫茫,到底有多美。

九月十月,则是新疆长绒棉最最好看的时候。

当地人说香香脆脆,白得可人,路边拾掇一些,是孩子们放学最有趣的游戏。

后来的情况则不同了,机器取代人工,驰骋在广袤新疆大地上的,变成了大型农机 。

它们奔驰在千万亩的棉花地里。

被当地年轻人形容,像超嗨的摇滚现场,哪里像是在收棉花?

而此时此刻的现在,新疆棉花正在准备疯狂生长。

《希望的田野》剧照。图/网络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这些曾经都是荒漠戈壁的地方,如今已经是大片大片的棉田。

01

不管离家多远

每到夏天,都会想起这片农田吧

和新疆闻名于世的瓜果一样,因为日晒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新疆的棉花也极为优质。

棉铃大、纤维长、颜色白,单体价值就胜于其他的农业产区。

图/小红书@天山阿哥

南疆的阿克苏,北疆产区,还有东疆的哈密与吐鲁番,在新疆形成了南、北、东三大主力片区。新疆出生的孩子们,从小就在棉花田旁耳濡目染着长大。

有人说,如果你在新疆的秋天,误入采棉季,满眼的棉花只会让人想到一个词“舒服”,就是很舒服的花。

图/冰镇西瓜

雪白连成片的棉田,嗡嗡作响的采棉机,不论清晨还是日落,总觉得暖暖的。

阿克苏出生的姑娘们小伙们,从小学开始,每年的义务劳动就是捡棉花,棉花田陪伴着他们的整个成长和童年/少年。

“当年一上午能摘30公斤!”

“早上有露水的时候摘,更压秤!”

虽说都是孩童时代做义工的记忆,但对大部分新疆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对棉花田充满情怀和感恩。

而若是棉花田生产者的孩子,参与的就更多了。

说说他们的童年回忆。

四五月的时候,新疆当地气温最高已经突破25摄氏度,空气里充满沙尘。

棉农们要帮助棉花“透苗”。

出苗期只有10天左右,数百亩的棉田,必须尽快让所有棉苗透出。一般棉花种植户这个时候都需要全家下田干活儿,包括孩子们。

时间短,任务紧。

可是,对于棉花来说,哪个阶段的任务不紧?

图/微博超级甜来了

到了五六月,棉花准备开始疯长。

为了防止棉苗长得过高,使其将营养集中于棉桃,棉苗长到一定高度时,顶部就需要全部掐掉。这项工作称为“打顶”。

马上就是暑假,不少学生还会和大人一起来到田里帮忙。

女儿年岁不大,13、4岁的年纪,蹲在苗田里,左手揽草右手使铲,已经有点熟练的模样。

旁边的弟弟边玩边闹,脸上也都是汗珠,但却比姐姐慢许多。远处是他们的父母,或者只有母亲,手起刀落,麻利且安静。

在新疆,很多孩子的夏天啊,都有这样的体验。

更不用说接下来九月十月的摘棉花了。

勤劳、朴实的农家人,没有太多复杂的心思。只想把孩子们供养大,希望拥有更好的收获,更美的日子。

棉花田里,没有风沙的时候,天地一片寂静。

机井上的抽水机转动着,公路上汽车远远地呼啸驶过。

日头有点烈,照在人们的后背上,孩子们的鼻尖渗出汗珠,心里满满是欢喜和雀跃,已经对未来的盼望。

即使长大后已经离家千里,每到盛夏,都会想起家乡一大片绿色农田吧。

只是到了如今,情势又大不一样。

农田上机器翻滚。从播种、除虫、收获,全面机械化和无人机作业。

从航拍上可以看到,白茫茫的棉花田被收割机“裁”成了条条“白色的绸缎”,甚是美丽。

那是回忆,这是新疆。

当我们躺在如云朵一般的棉被里时,当我们和别人描述起这没有边际的棉花田时。

这新疆特有的白,才是心中的骄傲,和最治愈的画面。

02

其实,为什么是新疆?

棉花在新疆的历史相当悠久。

当年从丝绸之路传入后,就一直在新疆种植,之后才传入中国内地。

据《沙雅县志》记载,棉花在新疆当地种植历史可上溯至汉魏,但产量很低。到1960年以后,才开始有所发展。

除了日晒充足等极端气候条件特别有利于棉花生长以外,新疆的地形地貌也有着相当的优势。

生态结构较为单一的自然环境,看似枯燥,却恰恰好阻碍了病虫害跟随进入产区,在华北棉区危害多年的棉铃虫因为没有食物,这里无法生存。

所以,比起华北地区繁复而庞杂的灭虫工作来说,这边颇为天时地利。

接下来,利用高山融雪解决了灌溉资源后,稳定的水源,又进一步搞定了棉花们的刚需。

现在,南疆产区是新疆最大的产区,占到了全疆的50~65%。

最大的单体棉产基地阿克苏产区,就位于这里。

图/地图窝

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高产的背后并非西方声称的“强迫劳动”,而是高科技和高机械化的加持。

一台采棉机,至多需要两个人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我还是喜欢看棉花,哪天不干,就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

对于新疆棉农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本命。

——

棉花田生长本来就不易

竟然还会有人对手上细细密密的白色棉花表示怀疑。

从昨晚开始,一些荒谬的言论此起彼伏。

好在棉花依旧白净无暇。

人们都知新疆极美,都知瓜果香甜。

殊不知蓝天白云,泛黄的树叶,绽放的棉花,更是迷人的景致。

想来,现在,准备疯长的棉花啊。

九月,准备丰收的棉花啊。

采棉机一横扫而过,很多人的冬天就暖了。

你有在用新疆的棉被吗,你有见过新疆的棉花田吗?

来留言区告诉我们。

参考资料:

1. 《华夏地理》2018·12 作者艾绍强

2. 地球知识局:新疆最近有件大事

版权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