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定被性侵丑闻冲击的政府,澳大利亚最好斗的反华政客上位!

2021-04-06 12:02:05

cba江苏vs北京

  为了稳定被性侵丑闻冲击的政府,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日前对内阁成员进行大调整。其中,颇为引人关注的是内政部长彼得·达顿转任国防部长。达顿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好斗的政治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对华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强硬。他上任后将采取何种对华策略引发舆论关注。

  

  据法新社30日报道,现年50岁的达顿在投身政坛之前,曾在昆士兰州当警察。他曾在霍华德、阿博特、特恩布尔和莫里森政府出任过多个职位。2018年,野心勃勃的达顿曾在自由党党内“逼宫”前总理特恩布尔下台,但由于被认为过于保守,他未能升任党魁及总理。此后,他又挑战莫里森,也归于失败,只好继续当内政部长。报道称,达顿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新国防部长,使这名澳大利亚最好斗的政治家执掌了一个“专注于应对中国崛起”的强力部门。他是澳大利亚八年来的第六名防长,预计在接任该职后将加强军力,以更为强硬的态度应对中国。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形容,国防部长是达顿“梦寐以求的角色”。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安全与情报研究教授布拉克兰德认为,国防部长将是达顿政治生涯中的一块“天然垫脚石”。

  《澳大利亚人报》30日称,澳国家安全战略人士表示,达顿作为国防部长的首要任务将是紧急交付新战力,并使900亿美元的攻击级潜艇等大型项目步入实施轨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安全专家布布拉克斯兰告诉法新社,预计达顿将在决策方面特别侧重于军力扩张等内容。

  达顿一直被视作对华“鹰派”人物。法新社称,近年来中澳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而达顿则多次宣称“中国对澳大利亚发动网络攻击”及“盗取知识产权”。同时,他还不断渲染“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威胁。澳大利亚《时代报》称,达顿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调批评者。去年5月,他妄称这个倡议是中国政府的宣传策略,澳维多利亚州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缺乏透明度。对于达顿的一系列污蔑言行,中国外交部批驳说,澳个别政客的无端指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只能暴露他们漠视澳民众利益、破坏中澳关系的险恶用心。去年4月,达顿在接受澳天空新闻采访时,还炒作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透明度问题,被中国驻澳使馆讽刺为追随美国鹦鹉学舌。

  据称,达顿的强硬不仅仅针对中国。在长达20年的议会生涯中,达顿大肆抨击自己的反对者,最近还激怒了澳大利亚的邻国和亲密盟友新西兰。3月上旬,澳大利亚依照其签证新规将部分涉嫌有犯罪记录的人员驱逐回新西兰,其中还包括一名15岁未成年男孩,一系列事件引发两国政府官员之间的一场骂战。当时作为澳内政部长的达顿称,将这些人驱逐出境是“把垃圾扔出去”。

  延伸阅读:

  中方对葡萄酒加税,澳农业部长放完狠话又求对话

  在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4个月后,中国商务部3月26日公布对澳产葡萄酒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对其征收5年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218.4%。

  对于中澳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中方此前说得很清楚,澳方自然也“心知肚明”。然而,从澳政界的反应来看,有人却并未反思以及纠正相关贸易政策,反而接连抛出对华强硬表态,可细品之下却又显得底气不足。

  当地时间3月29日,澳大利亚农业部长大卫·利特普劳德(DavidLittleproud)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声称,面对中国提高关税,澳大利亚将“大力捍卫”其葡萄酒产业,使其不受中国的影响。可随后他又透露,他已联系中方,要求展开对话。

  对于澳农业部长的这番表态,有中国专家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为保护葡萄酒行业和确保公平商业竞争,征收反倾销税合情合理,澳方唯有调整政策结束倾销和补贴做法,才能让本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重获一席之地。

  

  CNBC报道截图

  据报道,利特普劳德在采访中并未反思澳方在两国贸易中的不当之处,反倒对中国横加指责。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颇为嘴硬地宣称“中国可能想在市场机制方面玩游戏”,并自认为凭着产品的质量,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品有机会找到其他替代市场。

  “我们只是对这个决定(中方征收反倾销税)深感失望,我们并没有补贴我们的农民。”利特普劳德表示,在全球37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中,只有一个国家的农民补贴水平低于澳大利亚。

  这位“飘飘然”的澳农业部长还说:“在中国,澳大利亚葡萄酒是价格第二高的葡萄酒。你不会把高质量的产品……倾销到中国这样的市场。”

  虽然这番言论显得颇为强硬,可澳大利亚在中澳贸易上还须面对现实。采访中,利特普劳德还透露,自己已联系中方官员,要求能够展开对话。

  “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表现得成熟一点,当他们准备好在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基础上对话时,我们会支持他们。但在他们做好准备之前,这将是非常困难的。”利特普劳德说道。

  

  澳农业部长大卫·利特普劳德接受采访CNBC视频截图

  事实上,自中澳两国在贸易和外交等领域的关系出现紧张之后,多名澳政府官员试图与中方对话,但都坐了“冷板凳”。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DanTehan)1月28日声称,他前一周曾致函中方官员,寻求重启中澳对话、讨论贸易事宜,然而到了1月29日,中方官员一直没有回复他。

  而据《悉尼先驱晨报》3月20日报道,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MarisePayne)在接受专访时也表示,几个月来她一直试图和中方官员取得联系,但对方并未回应。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涉港涉疆议题、华为5G基建,还是新冠起源阴谋论……澳大利亚鼓吹的“反华歪风”,致使中澳关系“摇摇欲坠”,持续紧张。

  CNBC指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出口大于进口的发达国家,自去年以来,中国已在两国贸易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除了葡萄酒之外,中国还对澳大利亚大麦加征了禁止性关税,暂停多家澳大利亚牛肉供应商出口资格。中国海关还在进口口岸,依法依规对包括澳大利亚龙虾和煤炭在内的进口产品实施检验检疫以及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

  ABC指出,在这其中,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成为了受伤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场,约占澳葡萄酒出口的37%。

  而在3月2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1年第6、7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相关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裁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相关葡萄酒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和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终裁定中认定的倾销幅度为116.2%—218.4%,补贴幅度为6.3%—6.4%。

  中国商务部同时决定自2021年3月28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各公司反倾销税税率为116.2%—218.4%,根据相关规定,为避免双重征税,决定不征收反补贴税。

  澳大利亚葡萄和葡萄酒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巴塔格林(TonyBattaglene)归纳说,这一决定意味着,葡萄酒行业最有价值的市场禁止澳大利亚入内。

  3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澳政府官员并未在贸易上采取实质性措施以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反而又开始了新一轮对华强硬表态,将贸易问题“武器化”,这导致了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加剧。

  “经过调查和审议,中国正式宣布对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征收反倾销关税,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葡萄酒行业,确保公平的商业竞争。”陈弘表示,澳农业部长应该明白,只有提供政策,解决问题,结束澳大利亚目前的倾销和补贴做法,才能真正挽救中国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