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意,交易终止!美国半导体巨头299亿收购案“黄了”

2021-04-07 17:22:15

吗科知识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观察者网3月31日消息称,美国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应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一直计划着收购日本国际电气(KokusaiElectric),然而由于未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项交易始终未能完成。

  3月22日,应用材料发布预告称“交易要黄了”;3月29日,应用材料再次发布声明,正式宣布这项收购案的最终结局:由于中国不同意,交易终止。

  在华年赚358亿!因中国不批准,美企229亿收购案“泡汤”

  为何美企对日企的收购,需要经过中国监管机构同意?国际反垄断法规定,只要收购企业在某国有业务,就需要该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批准方可交易;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也指出,凡是参与交易的公司,无论是否涉及中国,只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和在中国的营业额达到相应标准,相关收购都需纳入部门监管。

  简单来说,若应用材料想完成收购案,必须获得全部业务国的批准,中国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毕竟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是应用材料的第一大市场,2020财年(截至2020年10年底的12个月),应用材料在中国市场营收达54.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亿元),占该公司营收总额的34%。

  

  据悉,应用材料对国际电气的收购计划从2019年开始,除了中国之外,美国、日本等国的监管机构都已“开了绿灯”,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始终未批准,收购期限不得不延迟3次,收购价格也从原先的22亿美元上调到了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9亿元)。

  有分析指出,中国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一旦国际电气并入应用材料旗下,中企能采购的设备将减少。基于此,应用材料内部人士还曾表示,对于交易的结局,公司已有“心理准备”。

  史上最大收购案!高通2887亿收购案也被中国否决

  事实上,近年来收购案未获中国批准的,不止这一家美企。例如2016年,美国半导体巨头高通曾计划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最后因为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于2018年宣布放弃。据悉,该笔收购案价值高达4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87亿元),被称为“电子科技行业史上最大并购案”,收购计划失败后,高通还向恩智浦支付了20亿美元的解约费。

  

  要知道的是,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鼓励、资本涌入,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半导体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5905.8亿元,同比增长16.9%,预计2020年四季度还将继续上行;2021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增速达24%左右。可以说,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在此情况下,半导体企业不涉及中国业务的可能性很小,跨国收购案无需中国同意的可能性也很小。而在当下半导体市场秩序被扰乱、汽车等行业芯片出现短缺的情况下,半导体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多个产业的竞争力,这也是中国收紧相关规则的重要原因。

  文|李银苏题|凌明图|饶建宁卢文祥审|刘苏林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