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4-10 15:30:00
《七月与安生》中有这样一幕:七月第一次送安生离开时,
发现她脖子上戴着自己男友的项链。
心中虽有疑虑,但她没有问,一直忍了好多年。
开始并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她这样受着委屈,
只是想按部就班地“实行计划”:和男友家明长久的恋爱,
然后在26岁结婚,27岁生子,30岁买房,
顺利地完成结婚这项任务。
这一点上,马思纯和七月太像了。
记得之前《奇葩说》有个辩题:
剩男剩女找对象,到底该不该差不多得了?
马思纯的答案不出所料:“只要你足够爱一个男人,足够包容,
给他机会,时间足够长,他是会给你惊喜的。
即使那个起点比较低,说不定到未来,他不是一个差不多。”
其实我能理解她。
父辈祖辈的婚姻都平淡如水,
在她的认知中,“凑合”就变成了感情中正常的存在。
从小一直被教育“要听话”,让她无法违背长辈的期许:
结婚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可我仍然不支持。
爱情饮水饱,都是小孩子的说辞。
聪明的成年人知道,激情只会在现实的一次次冲击下慢慢消退。
而你的价值,也不取决于对方的肯定与否。
马思纯曾自我分析过:
在初恋那里受到了很强烈的挫败感,之后便更加小心翼翼。
长途路中怕司机麻烦,就一路憋着不敢上厕所;
亲密关系里,高兴与难过,都是根据对方的情绪来。
每当对方给予一点点肯定和回应,就仿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很危险。
“汹涌的自我感动背后,都是脆弱。”
当你要拼了命地才能看到对方的背影,那对方自然可以很轻易的甩掉你。
就像《粉红女郎》中的方小萍,自从几段恋爱都以分手告终,
就一直对男人有执念,同时还给自己贴上了“不配被爱”的标签。
经过与老家亲戚们的“共同努力”后,终于确定了结婚对象。
结果在婚礼的当天,新郎却逃跑了。
面对母亲的责怪,她再一次发誓:
“三个月内肯定会找到新的新郎。”
后来她在酒吧遇见罗密欧,再一次陷入“爱情”,她很珍惜但也很累。
对方不联系时,她不敢主动打扰;
日常穿衣打扮,想的也是“他喜不喜欢”。
就连被分手时,方小萍也认为是自己的错:“是我不该把同情当成感情”。
而她的朋友万人迷却一直理智且清醒:
“童话故事里,是青蛙变王子;
现实婚姻中,却是王子变青蛙。”
你可以把结婚看得很重要,也可以为一个人付出很多,
但不要想着倾尽所有地去“救他”。
因为那些你放弃的那些,才是人生的绝大部分。
很多人羡慕戚薇的爱情,但不知道李承铉其实是“养成系”好老公。
有次戚薇想要找一个口红色号,李承铉就和她一起。
可男生哪懂红色与红色之间的差别呢?
最后就在这个寻找的过程里,李承铉慢慢学到了。
在戚薇看来,“男人都有做老公的潜质,看你怎么教。”
而这个教的方式,并不是像老师授课学生一般。
举个例子,对方如果本来就有在特殊日子,准备礼物的习惯。
那你们在一起后,只需要告诉他你喜欢什么,等着开心就可以了。
给对方留足了空间,同时自己也不卑不亢。
这听起来十分理性,却不失为保鲜浪漫的好办法。
慢慢你会发现,这段亲密关系早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为彼此都满意的样子。
希望“在看”的你都可以遇到一个这样的人:
在ta那里,你不需要听话和懂事,你只管做你自己。
如果你想和一个人保持长久稳定的关系,做到两点就够了:对对方的要求不高于对自己的;给自己的爱永远在给对方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