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为何“原地踏步”一年

2021-04-24 18:29:02

赚钱

  4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确定:1年期为3.85%,5年期以上为4.65%。至此,LPR似乎已经“原地踏步”一年。与其同样一年不涨不跌的,还有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具有“政策风向标”之称的MLF(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

  然而,LPR以及MLF利率在数学意义上的保持不变,其实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年以来货币政策在时空维度的演进以及政策效果的落地实效。因为,价格是各种影响因素所达成的时点性平衡,即便平衡点一致,但是各种影响因素可能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具体到LPR以及MLF利率的“原地踏步”而言,笔者认为,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已经大步向前。

  首先,作为银行贷款定价参考指标,LPR虽然一年未变,但是代表了实体经济“获得感”的实际贷款利率已经明显降低。

  虽然自从2020年4月份下调之后,LPR以及MLF利率没有再次变动,但是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持续发酵,实际贷款利率保持了下行态势。近期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56%,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价格切身感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其次,央行明确了对于货币政策的观测窗口,是利率价格而非数量,所以LPR和MLF利率的“原地踏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货币政策目前“稳字当头”的最形象诠释。

  央行行长易纲多次强调,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在总量方面,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在改革开放方面,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空间的最直观显现同样是价格,首先当然是利率价格,其次则是流动性等因数共同投射于CPI所触发的变动。

  换句话说,LPR和MLF利率的貌似不变,其实蕴含了货币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的政策取向,是“以不变应万变”“以确定性对应不确定性”的大道至简。

  第三,客观来看,LPR的一年不变,也显现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仍有堵点待疏通。

  金融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任,因此LPR的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是,与贷款端LPR改革进程相比,存款端的降成本依旧存在一定的堵点。

  为此,央行表示,“2021年人民银行将进一步疏通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通过深化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健全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除了央行之外,去年以来,银保监会也将对存款业务的规范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LPR虽然看似“原地踏步”,但实际上货币政策的落地见效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效能已经渗透到很多方面,即便仍有尚待优化之处,但确实已经前行了很远。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