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数据出炉!深圳哑火了

2021-04-26 14:52:02

赚钱

广州,终于扬眉吐气。

01

数据惊人

最近,重磅数据出来了——

2021年一季度,上海GDP为9458.86亿元、北京8915.9亿元、深圳为6867.54亿元、广州为6404.09亿元、重庆为5995.25亿元,排名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如果按可比价格来算,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广州,同比增长19.5%,其次是重庆、上海,增速最低的是北京和深圳。

如果看名义增速(不考虑价格变化因素,直接和去年数据相除),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广州,同比大增22.5%。

如果看增量,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同比去年增加1602亿元,广州的增量为1175.29亿元,次于京沪,超过深圳和重庆。

总结来说,广深差距在缩小,而广州领先重庆的优势也在拉大。虽然深圳和重庆的数据也很好,但广州更猛。

02

广州做了什么?

广州发生了什么?

2020年,广州是除湖北城市之外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城市之一。广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开了60多年的广交会第一次没了实体会场;而广州外来人口众多,又以湖北、湖南、广西等地为主,疫情冲击远甚于中西部城市。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受到控制,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外贸,均呈现强劲反弹之势。加上就地过年的倡导,广州多年来第一次不再上演春节“空城计”,大量外来人口留穗过年,带动经济复苏。

根据《国民经略》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广州工业同比增长34.2%,外贸增长21.3%,投资增长38%,消费增长31.7%。

作为广州传统三大支柱产业的电子、汽车、石化,全部扭转颓势。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2.9%,汽车制造业增幅高达64.5%,起到了明显的托底效应。

此外,广州投资开始发力。一季度,广州投资增长38%,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8.7%,房地产投资43.2%,工业投资增长9.2%。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年的调整,广州正在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产业矩阵。

这些高新产业,在经济复苏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经济结构调整完成,广州即将迎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收获期。

事实上,广州经济复苏之强劲,早在去年就已露出端倪。

根据《城市战争》分析,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376.81万人次,超过美国亚特兰大机场,首次登顶全球第一,显著拉动经济与就业的增长。

此外,2020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国际排名全球第五、货物吞吐量国际排名全球第四、广州南站旅客吞吐量亚洲第一。

海陆空三大枢纽,全部晋级世界前五,这种能级的城市,全球也找不到几个。

不仅如此,广州去年常住人口净增50万,地铁客运量超过北京、全国第二。居民住户存款达到2.1万亿元,超过深圳,仅次于北京上海。

今年一季度,广州经济复苏之强劲,也能从其他一些指标中找到印证。以楼宇经济为例,今年一季度商务楼宇供应量为28.7万平方米,超过去年全年,说明产业承载空间的供应和需求明显提速。

供应大增,吸纳量也很惊人。一季度,广州写字楼的新增租赁面积19.6万平方米,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高于北京(14.9万平方米)和深圳(9.32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广州商务楼宇出租率达到90.7%,高于北京(82.9%)、上海(79.3%)、深圳(74.5%)。

一句话,广州写字楼供应量大、吸纳量高、空置率低。

北上广深的经济结构,早已迈入“服务业占主导”的时代,而服务业的主要载体就是写字楼,楼宇经济在这些城市中的权重不言而喻。

广州楼宇经济在一季度的强势表现,与其排名第一的经济增速是相互呼应的。

而且,广州,终于不再是政策洼地。

《国民经略》认为,长期以来,广州并无多少国家政策的惠及。除了历史原因形成的广交会、改革开放初期的先行先试权之外,广州始终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交易所,没有进博会这样的超级平台,也拿不到先行示范区这样的超级定位。

不过,近年来,这一局面已经有所改观。

其一,广州终于有了全国性交易所。

近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证监会10年多来放闸的第一个期货交易所,同时意味着,时隔23年之后,广州终于又有了全国性的交易所。

据了解,广州期货交易所将聚焦于绿色低碳、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碳排放权交易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在碳中和、碳达峰日益成为国际共识的当下,聚焦于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将为广州期货交易所带来明显的增量效应。

其二,广州多了一个“国”字头战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虽然这一战略并非广州一家独占,但毕竟是对广州着力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肯定,有助于广州新一轮的融合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2020年,广州有4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选“独角兽”创新企业榜、8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选“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榜。

其三,广州获得了广东的强力支持,罕见提出了“强化省会城市功能”。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发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比翼双飞”作用。强化广州省会城市功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发展能级。

广州虽然是全国最强的省会城市,但省会首位度只有22.6%,位居全国中下游。相比而言,西安、成都、武汉首位度都超过30%,而长春更是超过50%。

其四,广州都市圈范围划定,广州与佛山将打造“双万亿”同城化城市组合。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广州都市圈涵盖广州、佛山全域和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四市的都市区部分。

作为全国融合程度最高的都市圈之一,广佛表示将探索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这将继续为全国探路。

03

深圳完败

而深圳呢?三大产业增速都被广州秒杀。

广州的第一产业两年平均增长2.0%,秒杀深圳——深圳第一产业两年平均下降2.3%。居然是负数!

广州的第二产业两年平均增长4.1%,再次秒杀深圳——深圳第二产业两年平均增速2.2%,差不多只有广州的一半。

广州的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长6.7%,第三次秒杀深圳:深圳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长6.2%,落后0.5个百分点。

《功夫财经》分析认为,深圳无论哪个增速都比广州低,这就是事实。简单说,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都比广州慢,呈现全面溃败的趋势。

深圳和广州比较,甚至正在丢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制造业。一季度,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3.4%。但是广州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3.9%。就增速而言,深圳又是完败。

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则高达64.5%。

那过去一年,深圳在干嘛?

房价狂涨。

涨到什么程度呢?千万富翁吃盒饭排队等摇号,网红盘遭几千上万人哄抢,最后,著名的深房理居然搞起了房地产证券化。年底一看,深圳房价全国第一,二手房成交均价87000元一平方米。

买不起所谓“地球上最好的抗通胀核心资产”的屌丝和居然胆敢做实业的老板们,只好落荒而逃了。

落荒而逃的不仅仅有屌丝们,还有钱。

3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0.35万亿元。广州同期有多少钱?3月末,广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

你没看错,深圳作为一个在世界上都有名的金融城市,中国金融内地第三城,本外币存款余额居然比第四城广州还少,钱去哪儿了?炒房客们不堪调控,落荒而逃,把钱也带走了,这是原因之一。

钱在迅速减少,人在快速流失,制造业增速远低于广州,这不是“空心化”是什么?极度的房地产投机带来了消费的极度萎缩。

一季度,广州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9.57亿元,同比增长31.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5.8%。深圳人在不能痛快去香港消费的前提下,在本地只花了2140.94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9.6%,但是两年平均增长3.7%,比广州甚至低了两个点。

深圳人的钱呢?相当一部分被拿去供楼、炒楼了。

如果不是海外疫情持续,很多订单属于意外之财(一季度,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7620.11亿元,同比增长32.4%,两年平均增长8.1%),深圳的经济增速恐怕会更加尴尬。

同样是大湾区的龙头城市,深圳享受的特殊政策实际上比广州多得多,但是在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广州在一片唱衰声中顽强崛起,在经济增速、本外币存款余额等诸多关键数据上超越深圳,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文章来源:国民经略、城市战争、功夫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深度热点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