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4-29 08:36:02
看到某些抨击许母的评论以及某些所谓“公正派”誓死要揭开许母“真面目”的言论之后,真是忍不住激情开麦。
在指责许母在姚策过世不久就张罗着向媳妇要回房产此举吃相难看之时,请你们站在一个普通母亲的角度想一想,错换人生28年,不仅只是姚策和郭威的悲剧,更是两个家庭的悲剧,再准确一点的说法是:这仅仅是姚家和许母的不幸。一个从小到大呕心沥血,倾注全家上下心血财力精力培养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些过去的近30年来背负的重担,倾家荡产也要治好肝癌“儿子”的决心以及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痛竟然都是白吃了。
第一,这苦头本来就应该是郭家承受而不是姚家和许母。姚家作为军官世家,日子应该算是中上甚至是小康水平,如果没有肝癌“儿子”,以姚家和许母的实力不至于如今沦落至此,而且这本来就不应该是姚家和许母该吃的苦该遭的罪。就算没有换子这个阴谋论郭家父母也绝对不可能清闲的渡过28年,光是肝癌儿子就有得郭家受得了,别忘了他们还有个残疾姐姐。是“错换”让郭家“偷来了”近30年的安逸。
第二,姚策浪费的是郭威的机会成本。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相对于较好的环境,姚策很自然的享受了姚家父母给予的资源优势以及不遗余力的栽培,通过姚策高中同学这段描述不难看出,姚在青少年时期应该没少让姚父和许母操心,并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乖孩子,说不定也没少给姚父和许母添麻烦。试问一个军官世家,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家庭应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但生出来的儿子却是恨铁不成钢,你觉得许母有没有一瞬间会疑惑自己怎么就生出来了这样一个与自己和丈夫一点都不像的儿子,产没产生过回炉重造的冲动。当“错换”的噩耗传来时,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郭威出现在眼前,一种更悲哀的情绪会不会蔓延在姚父和许母心头:如果没有“错换”眼前这个看上去憨厚朴实郭威才是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优质的资源的那一个,而不应该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成为了一个辅警。姚父和许母也可以颐养天年,哪至于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还在奔波劳碌。
第三,要回房子是现阶段姚父和许母尽力止损的最佳办法,姚策死了,与姚父许母的情缘关系也就终止了,在没有血脉联系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家产留给“儿媳”以及所谓的“孙子”。郭威错换人生28年,他的人生本应该有另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是完全有可能超越他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水平的。过去28年忙着给他人做嫁衣的姚父许母怎么就不能够自私、任性一把尽自己可能将还能留下的东西全部留给郭威,让他以后的人生之路再好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