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热点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5-27 16:30:02
黄金 https://m.touzitop.com/tag-huangjin/1.html
我市“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制定实施对接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当下,如何将对接长三角地区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徐州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5月8日,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世界经济学博士张为付接受了徐报融媒记者专访,就徐州如何更高效地融入三角一体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剖析。
张为付提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期以来,在产业发展、区域带动、要素流动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与此同时,徐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徐州在充分发挥自身区域带动能力的基础上,必须积极融入更大的、开放的经济圈,比方说长三角,乃至世界经济大循环。
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张为付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认为,多年来,徐州长期游离于中国几大经济圈之外,政策上没有实现同频共振,措施上也略微存在时差。下一步,徐州务必要努力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他建议,首先,徐州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交通优势,扩大三个“流”,其一是物资的流动,即产品的流动,其二是要素流动,其三是政策的供给与流动。在三个“流”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徐州还需要发挥自身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中国和世界经济开放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其次,徐州要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将世界的产业链、价值链吸引过来兴业、创业。并且,徐州可以利用洼地效应,及时为其他地区提供政策的供给,使以上要素可以集聚徐州经济圈。
如何做到高效对接?张为付解释道,大经济圈的发展会对落后区域要素产生虹吸效应,即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等具有优势地位的城市,能够将周边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要素吸引过来。当经济圈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周边的城市或者区域便会产生涓滴效应,即各类生产资源开始向周边小城市分散,从而带动小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时间里,徐州饱受要素的虹吸效应。接下来,徐州应该努力抓住机遇,利用经济圈发展带来的涓滴效应,实现盈利。
张为付认为,当前徐州应该发挥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这一优势,做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通智慧型机械制造产业链。除此,徐州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资源优势。比如在徐高校学生资源面临流失,如何让这些人才继续留在徐州区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张为付说,抓住人才便是抓住了资源,徐州市采用因地制宜的手法,结合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将优势要素集中于自身区域,吸引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项资源。“十四五”期间,徐州市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种做法,将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徐州还要为周边的城市提供一些公共基础服务,比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尽可能在区域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长远来看,徐州若要提升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要融入国际大形势。目前国际大形势包含了“一带一路”、三条丝绸之路等,对于徐州而来,最重要的是选准自己要走的路。目前,徐州作为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交汇点城市,不仅要选对路,更要把海路、网上的数字之路全部打通。
张为付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徐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最北的一个城市,应该主动融入,发挥自己要素的比较优势,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制定政策的洼地优势,使得长三角经济发展外溢型的红利能顺利流向徐州,使得徐州能够主动、充分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之中,从而使徐州与世界保持更紧的联系。
(文章来源:徐州日报)